岷江作為我省長江上游重要支流,在全省水資源涵養和水生態環境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。受局部地區水環境承載力超載、結構與布局性污染突出、污染治理能力不匹配新時期管理需求、水資源量總體下降等因素的制約,岷江水環境安全面臨巨大考驗。自2016年,全省以實施《〈水十條〉四川省工作方案》為抓手,強力控制和消減總磷污染,兼顧氨氮、化學需氧量等污染減排,開展了一系列污染防治工作。從流域治理的角度出發,需要綜合考慮點、面源污染、氣候變化、地表徑流等多方面因素。當下,正是“十三五”收官之年,梳理《〈水十條〉四川省工作方案》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實施成效及對水環境質量改善貢獻,對指導水環境精細化管理尤為重要。
本研究以2015年為基準年,2018年為規劃水平年,采用SWAT構建岷江流域分布式水文和污染負荷模型,歸納《〈水十條〉四川省工作方案》主要點源、面源污染防治措施,分別以2015、2018年氣象條件及排污強度設置不同場景,開展污染物減排成效評估,及其對水體中主要污染物濃度變化的影響分析,綜合判斷工程措施與氣象條件對水環境質量改善的貢獻,為岷江流域水環境進一步改善提供方向性指導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